2017中国地质学会年会召开 中地数码引领城市地质科技创新
10月10日-12日,中国地质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地质相关领域的25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推动地质科技创新,助力绿色经济发展”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中地数码应邀携MapGIS10.2云平台、城市地质信息化平台、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平台、MapGIS地质环境专业成图软件、地质调查GIS云平台、MapGIS地质大数据共享平台解决方案等产品参会,并与上海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承办了分会场“城市地质科技创新研讨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主会场
11日, 城市地质科技创新研讨会拉开帷幕,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国土资源厅、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等单位十余位权威专家共话城市地质科技创新。全天14场专家报告,内容涵盖城市地质国家战略部署政策解读分析,各地城市地质调查先进经验分享,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前沿新技术研究等内容。一场技术分享盛宴,引得八方学者云集,现场座无虚席。
城市地质创新研讨会
在当前越来越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当中,作为城市地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各类地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模式已不适用于当前“城市群”的城市发展概念。以往的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建设,往往是以单个城市为单位,采用不同的底层平台,这造成了各个城市地质信息共享的壁垒,也不利于全省地质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在本次研讨会上,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地环处处长刘顺桂分享了福建省首创的“1+N”的城市地质三维信息平台建设模式,即一个全省通用的系统,各市县在此基础上做定制化的开发。该模式打通了各城市、各部门的“信息壁垒”,让数据即时共享、协同办公成为可能。这一建设模式,具有技术上统一、成果复用的特点,大大减少了经费的重复投入,缩短了项目时间成本。
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应先建设地下再建设地上,在地下稳固之后,地上才能够有所保障。随着全国各省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以及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对于地下空间资源的需求逐渐加大,地下空间资源是今后城市建设开发的重点方向。会上,中地数码地矿事业部副总经理潘声勇在“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典型应用”的主题报告中分享了MapGIS城市地质信息化平台在地下空间方面的技术进步,基于建立的地下三维结构模型快速了解地下规划工程的地质条件,采用二三维数据耦合的评价模式进行地下空间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三维可视化表达。基于钻孔所建立的工程地质三维结构模型,为地下空间评价提供工程地质条件因素,通过地层定量或定性提取某一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使得工程地质条件实际上是从整个三维空间中进行获取,并融合自然因素、经济因素进行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最终得到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模型,为工程建设、城市规划进行科学决策。
中地数码在地质领域有着二十多年的开发和拓展,先后承担了上海、天津、广州、苏州、黑龙江等多个城市和地区的地质信息化工作,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GIS技术、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地数码不断地研发融合新技术,而今,随着MapGIS 10.2应用的不断深入,地质矿产行业将迈入更智慧智能的云服务时代。
上海市地质学会理事长主持会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处长林良俊作主题演讲
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谢忠作主题演讲
中地数码地矿事业部副总经理潘声勇作主题报告
优秀论文颁奖